蓄电池的在线容量维护工作,一项主要的工作是维护蓄电池组容量的均衡性。维护的方法就是把落后电池淘汰,用合格的备品电池替换失效的电池。现在由于备品管理上的疏忽,经常发生换上线的电池容量还不如换下来的电池容量高。这样的负劳动,在建立备品制度前是不可避免的。因此,建立有效的备品管理制度是维护工作的必要环节。
1、备品的产生
蓄电池的维护用备品,容量应符合企业标准。工信部规定的报废标准是结构容量低于80%。实际执行中,有的部门执行有所下降,但以不低于60%为限。
一组新电池上线以后,会下线一组电池。这样下线的电池,其中仍有许多电池仍有使用价值。现行的处理方法是把下线的电池报废,这就造成大量的浪费。有的单位把使用不到8年的电池返厂,制造厂经过技术处理后又送回用户。制造厂无法承担更换新品的费用。在连续3年的技术服务中,统计表明,当蓄电池组表现失效时,其中有80%左右的电池容量是合格的。在基站中使用的2V单体电池和UPS电源使用的12V电池,大体都符合这个统计规律。用这部分电池做备品,就可对其他蓄电池组进行维护。避免许多返厂运输费用和厂方的处理费用。
下线的电池,由于在线的浮充电压波动,可能使保有容量很低,这时检测出的容量不能表达电池的结构容量。对下线的电池先用用保有容量检测仪检测,容量明显偏低的可先淘汰,通常这个标准建议采用1.60V。这个数值500AH的蓄电池对应的保有容量,在10%以下。这样可以减少以后备品挑选充电的能耗。
对下线的电池先进行充电,充电前检查电池的液面,以达到富液状态为度。用液面检测仪以达到极板上10mm即可,检测要在不充电的条件下进行。在充电条件下,一旦产生气体,液面会有所上升。如果在充电条件下检查电解液,会造成误判断。
用I20电流充电达到单节电压2.40V,电流维持24小时即可。充电过程中,用电子除硫化器对蓄电池处理。这样处理后,电池基本达到结构容量值。电子除硫化使用纯物理的方法对电池进行处理,负作用较小。不要使用加入添加剂的化学方法,化学方法见效快,对容量的提升幅度高,但是对极板软化的负作用较大,使电池的可靠性降低。一个备品基地使用一台电子除硫化器即可完成除硫化工作
这时电池的温度较高,不要做容量检测。静置一天后,电池温度就降低到室温,这时用保有容量检测仪检测蓄电池的CB值,达到标准值即可转入备品。检测仪的使用见“通信蓄电池的安全检测”一文。
2、备品的日常维护
现在的备品电池,许多地方都是把备品库存起来,需要时取出使用。这样做,是由于管理者不知道电池有自放电的特性。标准规定,新密封蓄电池的自放电28天小于4%。使用几年以后,自放电会增大。这项指标,备品管理中不必专门考核。
成为备品的蓄电池,保存时应模拟基站使用条件,长期处于浮充状态。这样,当取出使用时,就可以保障备品容量的有效性。浮充的目的,是消除蓄电池的自放电,浮充电流选用I=0.001C左右即可。过大的浮充电流不但浪费能源,而且会损坏电池的正极。备品电池的液面应6个月检查一次,耗水量大的电池是不能在基站使用的,因为基站内的电池液面检查周期通常是一年。
由于备品电池的单节数是随时变动的,浮充电的管理属于无人值守,所以不能采用普通充电机,也不能采用控制柜上的模块。专门为备品电池库存管理充电的设备外观见图3。这种充电机,称为“库存充电机”。这种充电机,有两个规格,D型用于单体电池,L型用于连体电池。一台这样的充电机可维护100个单体备品电池,对12V连体电池,可维护17个。
由于充电电流较小,200~500AH的电池,可以串联浮充,不影响浮充效果。
这种充电机,电流无需调整。保护电路完善,充电回
路中断后自动关机。
每个维护工作点可以维护700个基站,一套设备即可。
3维护中备品的替换
当在基站检测到电池容量低于安全标准时,就需要对落后单节更换。
在库房取出备品时,关断充电机后,首先检测电池的保有容量。备品电池可能在使用前失效,是经常发生的事情。一定要保证备品电池的保有容量合格。
备品电池的数量,应根据基站维护蓄电池组的数量来确定。库存的数量底限,应保障3个月的消耗量来确定。
新电池的购进计划,应根据备品电池的数量来确定。当备品电池消耗到库存底限时,就应提报新电池购进计划。这样的库存和购置电池,会大幅度降低蓄电池占用的资金数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
4备品报废鉴定
电池的报废鉴定,除了机械损坏以外,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浮充电条件下结构容量达不到企业的安全使用标准。
由于备品在库存条件下不存在放电条件,在长期浮充条件下,电池的保有容量就是结构容量。
工信部规定蓄电池下线的标准是80%,在许多条件下,用户会降低下线标准。工作者应按照行业标准执行。